中新网北京12月10日电 (贾鸿瑾 张素)重庆蟠龙抽水蓄能电站主要承担重庆电力系统的调峰、填谷、调频等任务,被喻为中国西南地区的大型“充电宝”。据知,该电站四台机组预计将于2024年6月全部投产发电。
记者采访获悉,由水电八局机电公司承建的重庆蟠龙抽水蓄能电站首台机组(1#)已正式通过15天试运行,于本月7日宣布投产发电,较合同工期提前了24天。
据介绍,重庆蟠龙抽水蓄能电站总调节库容达到1443.9万立方米,总装机容量120万千瓦,设计年抽水电量26.72亿千瓦时,年发电量20.04亿千瓦时。其中,水电八局承担电站主副厂房、主变洞及开关站的主体结构、装饰装修工作和机组安装任务。
值得注意的是,该电站地处四川盆地东南边缘,要在红层砂岩地区建设。“我们在建设过程中克服计划工期紧、施工任务重、地质条件差等不利因素,通过开展劳动竞赛等活动,提前完成了首台机组混凝土浇筑目标、2#机组定子吊装、首台机组投产发电等多项节点。”水电八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这位负责人还表示,面向电站机组全面投产发电,项目部将继续严格过程管控,确保电站安全稳定建设运行。
据统计,重庆蟠龙抽水蓄能电站全部投运后,每年可节约标准煤15.23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9.87万吨。而当电站机组全部投运后,将极大助力改善重庆全网电源结构、缓解当地电网调峰困难、提高电网运行经济性,由此成为西南地区电网名副其实的“超级充电宝”。(完) 【编辑:唐炜妮】
中新网深圳12月10日电 (郑小红 唐贵江 朱丹)总部设在深圳的中国广核集团(简称:中广核)10日发布消息,12月10日,国家第一批以沙戈荒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之一——中国广核集团兴安盟300万千瓦风电项目全容量并网,年发电量超过100亿千瓦时,成为我国在运最大陆上风电基地。
内蒙古自治区常务副主席黄志强,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司长李创军,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局局长于海宇,兴安盟委书记张晓兵,中国广核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杨长利等出席现场活动。
我国在运最大陆上风电基地在内蒙兴安盟投产发电。中广核供图。
年发电量达100亿千瓦时
据悉,中广核兴安盟300万千瓦风电大基地在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革命老区安装701台风电机组,每年提供清洁电能超过100亿千瓦时,等效减少标煤消耗约296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802万吨,相当于植树造林2.25万公顷,项目全寿命周期对兴安盟地区税赋贡献超过50亿元,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生态环保效益。
我国在运最大陆上风电基地在内蒙兴安盟投产发电。中广核供图。
中广核兴安盟300万千瓦风电项目共分两期建设,于2020年4月10日完成首台风机基础浇筑;2020年9月23日完成首台风机吊装;项目一期100万千瓦风电项目安装风机229台,于2022年6月29日投产;项目二期200万千瓦风电项目安装风机472台,于2023年11月25日升压站一次带电成功,12月10日完成二期项目投产。
探索高质量发展新路
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委副书记、盟长苏和表示,中广核兴安盟300万千瓦风电大基地项目全容量投产是央地合作共赢发展的具体体现,为兴安盟高质量发展新能源产业、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
“中广核兴安盟300万千瓦风电项目是中广核立足央地合作,为兴安盟革命老区和内蒙古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交出的一份优异答卷,体现了中广核持续发挥科技创新、产业控制、安全支撑三个作用,争当现代产业链链长和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决心。”中广核党委书记、董事长杨长利表示。
据介绍,中广核兴安盟300千万风电项目是全国第一个通过直流800kV特高压外送消纳的新能源项目,配备我国新能源行业首台1000MVA(兆伏安)/500kV三相一体主变压器,有效带动了产业链上游技术创新。
值得一提的是,该项目在我国新能源领域还实现了其他多项行业首创,是第一个500kV电压等级接入电力系统的陆上风电项目,第一个同时接收网调、省调多级调度的风电项目,第一个采用分布式调相机的风电项目,第一个使用500kV变电站一键顺控技术的智能化风电场。
“随着中广核兴安盟300万千瓦风电大基地等项目陆续投产,预计2023年年底,中广核国内新能源在运装机容量将达到4500万千瓦。”中国广核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志武表示,中广核国内新能源业务全面覆盖风电、光伏、光热、抽蓄、储能、氢能等类型,分布在全国30个省(区、市)的570多个新能源项目源源不断地输出绿色电力。(完)